赙施
拼音fù shī
注音ㄈㄨˋ ㄕㄧ
繁体
基本解释
为助人治丧而施与财物。《清史稿·后妃传·世祖孝献皇后》:“既又令以诸王賻施贫乏,復属左右毋以珍丽物歛。”
基本含义
- 指附赠给别人的财物或礼物。
详细解释
- 赙施一词源自古代宴会上的一种礼仪,指主人在宴会结束时给客人附赠的礼物或财物。这种附赠的礼物通常代表着主人的谦虚和慷慨。在现代汉语中,赙施常常用来形容给予别人额外的帮助或赠予物品的行为。
使用场景
- 赙施常常用于形容给予别人额外的帮助或赠予物品的行为。可以用于夸奖别人的慷慨和善良。
故事起源
- 赙施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曲礼上》中,是古代宴会上的一种礼仪。在古代,宴会上的主人会给客人附赠一些礼物或财物,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感谢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赙施的含义逐渐延伸,成为形容给予别人额外帮助或赠予物品的行为。
成语结构
- 赙施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在公司的年会上不仅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还赙施了一些小礼物给大家。2. 这位慈善家经常赙施财物给需要帮助的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赠送礼物相关的情景进行联想记忆,例如想象在一个宴会上,主人慷慨地给客人附赠了很多礼物。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赠予行为相关的成语,例如“施与人也”、“施比受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生日派对上收到了很多礼物,所以我也赙施了一些糖果给我的朋友们。2. 初中生:我爸爸是一个慷慨的人,经常赙施一些钱给需要帮助的人。3. 高中生:这个富有的商人不仅在慈善事业上赙施了很多财物,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