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陶诞在词典中的解释
táodàn

陶诞

拼音táo dàn

注音ㄊㄠˊ ㄉ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虚妄夸诞。陶,通“ 謟 ”。《荀子·荣辱》:“饰邪説,文姦言,为倚事,陶诞突盗,愓悍憍暴,以偷生反侧於乱世之閒,是姦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余谓陶读为謟,謟诞双声字,謟亦诞也。《性恶篇》曰:‘其言也謟,其行也悖。’谓其言诞也,即上所谓‘饰邪説,文姦言’也,作陶者借字耳。” 章炳麟 《非黄》:“世乱则贤愚掍。 黄宗羲 学术计会,出 顾炎武 下远甚;守节不孙,以言亢宗,又弗如 王夫之 。然名与二君齐。其所以自旌式,散在《明儒学案》,陶诞而譁,非忮者莫之重。”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言谈举止轻佻、放荡不羁。

详细解释

  • 陶诞一词来源于《诗经·秦风·陶罐》:“陶罐陶罍,陶陶不终。陶者陶成,终者乃成。”陶指陶瓷制作,陶罐陶罍是古代陶器的一种。陶诞一词比喻人的言行举止像陶器一样轻佻不正经。陶诞一词中的“陶”字,是指陶瓷制作的过程,而“诞”字则表示轻佻、放荡不羁。

使用场景

  • 陶诞一词多用于贬义,形容人言谈举止不庄重、不正经、不端庄。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言行放荡、轻佻不羁的人。

故事起源

  • 陶诞一词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陶瓷制作过程。陶瓷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捏塑、晾晒、烧制等。只有经过完整的制作过程,才能成为完美的陶器。而如果制作过程中有所怠慢或疏忽,最终的陶器就会出现瑕疵。因此,“陶者陶成,终者乃成”的意思是说只有经过完整的制作过程,才能做出完美的陶器。

成语结构

  • 陶诞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言谈举止十分陶诞,完全不像一个正经人。2. 这个人的生活态度非常陶诞,一点都不拘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陶诞”这个词与陶瓷制作的过程联系起来,想象一个陶器在制作过程中被随意地塑造,最终成为一个形状不规则、不端庄的陶器。这样可以帮助记忆陶诞一词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陶诞相近的成语,如“轻佻”、“放荡”等,以加深对形容人言行不庄重的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言行非常陶诞,老师经常批评他。初中生:那个学生的陶诞言谈举止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高中生:他的陶诞行为让他失去了许多机会。大学生:陶诞的言行使他在职场中很难被人接受。

拆字解意

陶诞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