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同人在词典中的解释
tóngrén

同人

拼音tóng rén

注音ㄊㄨㄙˊ ㄖ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名)称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或同行业的人。
    [构成]
    偏正式:同(人
    [例句]
    各位同人;大家好!(作主语)
    [同音]
    同仁

英文翻译

  • 1.colleagues

详细解释

  • ◎ 同人 tóngrén
    (1) [colleagues]∶旧时称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或同行业的人。又作“同仁”
    (2) [person of the same belief or conviction]∶也称志同道合的人
    告同人曰。——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易》卦名。离下乾上。意为与人和协。《易·同人》:“同人于野,亨。” 孔颖达 疏:“同人,谓和同於人。” 朱熹 本义:“与人同也。”
    (2).引申为归向之民。 南朝 陈 徐陵 《梁禅陈玺书》:“ 殷 牖斯空, 夏 臺虚设。民惟大畜,野有同人。”
    (3).志同道合的朋友。 唐 陈子昂 《偶遇巴西姜主簿序》:“逢太平之化,寄当年之欢,同人在焉,而我何叹?” 元 陈高 《岁首自广陵入高邮舟中作》诗:“孤舟无同人,相依唯僕夫。”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明季社事缘起》:“号召同人,创为復社。” 朱德 《党的统一战线成功》诗:“统战成功同人悦,孤立敌人动不得。”
    (4).旧时称在同一单位共事者或同一行业中人。 巴金 《寒夜》二八:“同人皆系靠薪金生活之小职员。” 曹禺 《日出》第四幕:“最可恶是行里的同人背后骂我是个老胡涂,瞎了眼,叫一个不学无术的三等货来做我的襄理。”

基本含义

  • 指志趣相同的人,亦可指同好、同道。

详细解释

  • 同人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中,原指志趣相同、追求共同目标的人。后来,同人逐渐演变为指同好、同道之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志趣相投、追求相同目标的人群或团体,也可用来形容同一领域内的爱好者、创作者等。

故事起源

  • 同人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中,原文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字面意思是:“子罕说利益,与命与仁。”这句话的意思是,子罕认为与其追求个人的利益,不如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追求共同的目标,即追求命运和仁义。后来,同人一词逐渐被用来形容志同道合的人。

成语结构

  • 同人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们是同人,一起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2. 这个俱乐部是一个同人组织,聚集了很多喜欢同一种爱好的人。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同人”这个词语的发音和意思,将它与志同道合、追求共同目标的人群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同人作品、参加同人活动等方式深入了解“同人”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同人一起参加了校园足球比赛。2. 初中生:我们是同人,一起组织了一场关于科学的展览。3. 高中生:我和我的同人们一起创作了一部音乐剧。4. 大学生:我们是同人,一起组织了一场文学讲座。5. 成年人:我加入了一个同人社团,与志同道合的人分享我的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