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战慄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àn

战慄

拼音zhàn lì

注音

繁体戰慄

基本解释

  • 见“ 战栗 ”。

基本含义

  • 极度恐惧,身体发抖。

详细解释

  • 战慄是由“战”和“慄”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战指战斗、争斗,慄指身体发抖、恐惧。战慄形容人在极度恐惧时,身体不由自主地发抖,心神不宁的状态。

使用场景

  • 战慄多用于形容人在遭遇恐怖、惊吓、惊慌等极端情况下的表现。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对某种事物或情况感到极度恐惧、不安。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战慄的起源。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做龙逢的人,他在山林中遇到了一只巨大的虎,吓得浑身发抖。后来,龙逢被人问起这个情况时,他回答说:“我见到那只虎,全身都战慄了。”从此,战慄成为了形容极度恐惧的词语。

成语结构

  • 战慄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战”和动宾关系的名词“慄”组成。

例句

  • 1. 在那个可怕的电影场景中,女主角吓得战慄不已。2. 看到蛇突然出现,小明感到战慄,全身发抖。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战慄这个成语,将“战”与“慄”两个字形象地联想到一个人在战斗中遇到了可怕的事物,吓得浑身发抖,从而记住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战慄相关的成语,如“惊慄”、“恐慄”等,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蜘蛛,小明战慄得大声尖叫。2. 初中生:听到突然的枪声,学生们都战慄了,纷纷躲到桌子下。3. 高中生:在恐怖电影中,女主角遭遇到了一连串可怕的事情,她战慄不已,不敢再继续看下去。

拆字解意

战慄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