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吏科在词典中的解释

吏科

拼音lì kē

注音ㄌㄧˋ ㄎㄜ

繁体

基本解释

  • 官署名。 明 清 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和稽察六部百司之事。 明 初属通政司, 清 属都察院。《明史·职官志三》:“吏科,凡吏部引选,则掌科同至御前请旨。外官领文凭,皆先赴科画字。内外官考察自陈后,则与各科具奏。拾遗纠其不职者。”《清史稿·职官志二》:“吏科分稽銓衡,註销吏部、 顺天府 文卷。”

基本含义

  • 指官员、官吏,也指官员的职务或机构。

详细解释

  • 吏科是一个古代中国的官职名称,指的是负责管理官员考试选拔和任命的机构。吏科一词也可以泛指官员或官吏。在现代汉语中,吏科常用来表示官员的职务或官方机构。

使用场景

  • 吏科一词常出现在古代文献、历史小说、古代政治制度的讨论中。在现代汉语中,吏科也可以用来描述官员的选拔任命程序或相关的政府机构。

故事起源

  • 古代中国的政府机构非常庞大,吏科作为一个官员选拔和任命的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吏科的设立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秦朝,作为官员选拔的重要机构,吏科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吏科成为了一个常用的词语。

成语结构

  • 吏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通过吏科考试被任命为一名官员。2. 这个县的吏科负责官员的选拔和任命。3. 这个机构是国家吏科的下属部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吏科一词:1. 关联历史:将吏科与古代中国的政府机构和官员选拔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吏科的含义和用法。2. 反复使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次使用吏科一词,以加深对其含义和用法的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官员选拔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献,深入了解吏科的具体作用和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古代的吏科负责选拔官员。2. 初中生:我想参加吏科考试,将来成为一名官员。3. 高中生:我们学习历史时,老师讲解了吏科在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作用。4. 大学生:我在研究中国古代政府机构时,发现吏科在官员选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拆字解意

吏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