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乞讨儿童
拼音jiě jiù qǐ tǎo ér tóng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解救乞讨儿童 -概述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在微博上开设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引起全国网友、各地公安部门的关注。网友纷纷将乞讨儿童照片上传至微博,希望家中有孩子失踪的父母能借此信息找到自己被拐的孩子。广州市公安局有关方面表示,他们已经关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同时,警方提醒网友,如发现乞讨儿童有被拐嫌疑的请立即拨打110。
行动由来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缘起一名妈妈求助寻子
近日,只要您在微博上关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开设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官方微博,每天打开微博必定能看到该微博一连串的更新,内容均是全国网友发布的街头乞讨儿童照片和信息。据记者粗略统计,截至昨日,在上传的乞讨儿童照片信息中,共有50余名为广州地区的乞讨儿童。
寻子信息引网友关注
昨日,于建嵘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的建立,起因是1月17日一名母亲让他帮忙发微博,寻找失踪的孩子杨伟鑫。微博发出后,立刻引起网友关注,并且有网友表示,2010年初曾在厦门看到一名和杨伟鑫相似的孩子在乞讨,并上传了孩子乞讨时的照片。随后,孩子的家人立刻赶往厦门寻找其下落。
于建嵘说:“这个事情过后,不少网友都让我帮忙发寻找孩子的信息。于是我专门建立了一个‘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希望通过网友的力量,让丢失孩子的母亲在这个微博里看到希望。”
组织规模
目前已形成五人团队
据介绍,目前该官方微博已形成一个5人小团队,管理微博的分别是网友“@色色猴”、“@王瑶瑶”和“@80后大男生”。“@朱日坤”提供场地支持、摄影机、负责筹备制作工作。目前,该官方微博还在招募合适的志愿者。
据于建嵘介绍,“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官方微博于1月25日正式建立,立刻引起全国网友的关注和支持。微博开通才5天就已有1万余人关注,300多条乞讨儿童信息发布其上。其中以广州、长沙、厦门等地的乞讨儿童最多。另据微博网友“董崇飞”统计,1月25日至2月2日,网友上传的乞讨儿童照片信息中,广东共有104个信息。
发展问题
发布消息网友联系难
据于建嵘介绍,目前发布的乞讨儿童信息中,已有部分家庭留言称可能是自家失踪的孩子,并与发布消息的网友联系。“现在这个微博的一个缺陷是信息反馈太慢。有时候家长或公安部门想联系网友不能第一时间联系上,而我们也不可能让网友留下详细的联系方式。”于建嵘说。
曾有网友建议于建嵘将微博的活动发展落实到地,建立相关组织收留乞讨儿童。于建嵘则表示,公安部门等相关单位有对乞讨儿童进行调查的职责,而网友的作用应该着重在信息搜集方面。
各方回应
解救乞讨儿童广州警方
昨日下午,记者在天河区体育东路与天河路交界处看到两名身穿校服、在马路上乞讨的女学生。其中一名叫常丽红的女孩告诉记者,她们来自甘肃定西市岷县中寨镇,在妈妈的带领下前几天才到广州乞讨,目前居住在番禺市桥百越广场附近。常丽红说:“我今年15岁,父亲病了,姐姐在上海念大学。妈妈说家里急需钱,让我出来乞讨。”
不过当记者询问其妈妈的姓名时,常丽红表示只知道姓马,不知道全名,而且姐姐在哪所大学念书也不清楚。记者因觉得其妈妈身份不明,便拨打110报警让公安民警前来协助调查。经民警查证,常丽红所说的家庭住址、父亲姓名均正确。民警表示,过年期间,广州也有不少贫困地区人员带着孩子到广州乞讨,常丽红应该属于此种类型。广州市公安局有关方面表示,他们已经关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同时,警方提醒网友,如发现乞讨儿童有被拐嫌疑请立即拨打110。
广州网友报警核实乞讨儿童
“以后看到还会报警”
昨日下午,微博网友“GJ的微博”在微博上发信息表示,他在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鹿港小镇”餐馆门口看见一名男子在路边抱着一名2岁左右的小孩乞讨。当时孩子的头部包着纸,纸上有很多血。男子自称孩子跌伤了没有钱看病,所以乞讨。为了以防孩子是被拐来的,于是拨打110,乞讨男子及其孩子随后被带回天河南派出所调查处理。
昨晚7时许,记者前往天河南派出所找到网友“GJ的微博”。他告诉记者,经公安部门证实,乞讨男子和小孩是贵州人,已确定为父子关系。不过小孩头上的伤是假的。而另外还有3名乞讨母子也被送往公安局,目前公安部门正在确认他们的身份。
“GJ的微博”说,“我一直在关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尽管我觉得看到这种乞讨儿童就报警的行为有点过激,但是下次让我看到有乞讨的儿童,还是会报警。目的就是推动大家关注乞讨儿童,发现怀疑是被拐的儿童一定要报警,这样被打残废、弄伤出来乞讨的儿童就会减少。现在已经有600多人关注我在公安局发布的最新消息”。
行动呼吁
希望大家在看到街头乞讨儿童时随手拍照或录像,可上传自己的微博并关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
基本含义
- 帮助贫困的乞讨儿童,使其脱离困境。
详细解释
- 解救乞讨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指的是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们,使他们能够脱离乞讨的困境,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个成语强调了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援助。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个人或组织帮助贫困儿童的行为,也可以用于呼吁社会关注并采取行动来改善贫困儿童的生活状况。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善良的人看到一群乞讨的孩子们在大街上苦苦哀求,他感到非常心痛。于是,他决定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解救这些乞讨儿童,让他们能够接受教育,过上幸福的生活。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解”、“救”、“乞”、“讨”、“儿”、“童”。其中,“解”和“救”表示帮助和拯救,“乞”和“讨”表示乞讨和苦苦哀求,“儿”和“童”表示儿童。
例句
- 1.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解救乞讨儿童,让他们有机会接受教育。2. 这个组织致力于解救乞讨儿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善良的人走在大街上,看到一群乞讨的孩子们在苦苦哀求。他决定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解救这些乞讨儿童,让他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乞讨儿童的现实问题,学习如何参与到解决这个问题的行动中,了解相关的社会福利政策和组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帮助解救乞讨儿童,让他们有机会上学。2. 初中生: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解救乞讨儿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3. 高中生:作为未来的社会建设者,我们应该关注乞讨儿童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这个问题的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