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叠字在词典中的解释
dié

叠字

拼音dié zì

注音ㄉㄧㄝ ˊ ㄗ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迭字”。单字的重迭。为构词方式之一。亦为修辞方式之一。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鬱鬱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粧,纤纤出素手。’一连六句,皆用叠字,今人必以为句法重复之甚。古诗正不当以此论之也。” 郭绍虞 校释:“案此亦古人修辞惯例……实则古人为诗,根据口语,口语中有迭字,则连用之,益见其轻鬆流利,此所以复而不厌。” 杜甫 《漫成》诗之一“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仇兆鳌 注引 清 申涵光 曰:“ 杜 诗善用叠字,如‘野日荒荒白’、‘宿鷺娟娟浄’、‘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之类,皆非意想所及。”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一:“ 中国 文字中迭字与声音相近的辞类很多。如‘茫茫’、‘郁郁’、‘萧萧’、‘历历’、‘寥寥’之类都是常用的迭字。”

英文翻译

  • 1.{语} (重言) reiterative location; reduplication (e.g. 坛坛罐罐 [tán tán guàn guàn])

基本含义

  • 指由相同的字重复组成的词语或成语。

详细解释

  • 叠字是指由两个或更多个相同的字重复组成的词语或成语。这种构词方式常用于表达强调、加重语气或形容事物的特征。叠字的使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使用场景

  • 叠字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广告宣传等场合,用来增强表达的效果和吸引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

故事起源

  • 叠字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在古代,人们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或形容事物的特点,常常使用重复的字来构成词语或成语,以增强表达的力度。

成语结构

  • 叠字的结构一般为“AA”、“AAA”等形式,其中A代表相同的字。

例句

  • 1. 这个小说里的描写真是叠字叠得让人印象深刻。2. 这个广告口号用了叠字,很容易让人记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创造联想和构建故事来记忆叠字。例如,对于成语“一帆风顺”,可以想象一艘帆船在顺风的推动下迅速前进,表示事物顺利发展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叠字的常用成语,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还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诗歌,积累更多的叠字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花园里有一片片叠字的草坪,非常漂亮。2. 初中生:这个小说的开头用了很多叠字,让人读起来很有趣。3. 高中生:老师讲课时经常使用叠字,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

拆字解意

叠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