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昭明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āomíng

昭明

拼音zhāo míng

注音ㄓㄠ ㄇ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显明;显著。《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孔 传:“昭亦明也。” 宋 司马光 《<吕献可章奏集>序》:“君子之讥著之策书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 明 张居正 《翰林院读书说》:“廼今圣化昭明,观人文以化成天下。”
    (2).使显明。《国语·周语下》:“夫礼之立成者为飫,昭明大节而已。” 汉 班固 《典引》:“臣固常伏刻诵圣论,昭明好恶,不遗微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乃共勒嘉石,昭明芳烈。”
    (3).光明。《诗·大雅·既醉》:“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高亨 注:“昭明,光明也。”《韩诗外传》卷三:“故天不变经,地不易形,日月昭明,列宿有常。” 明 吴承恩 《<淮郡文献志>后序》:“又何以对古开来,博大昭明,若斯也哉。”
    (4).指炎神。《楚辞·王褒<九怀·昭世>》:“使 祝融 兮先行,令 昭明 兮开门。” 王逸 注:“炎神前驱。”
    (5).星名。《史记·天官书》:“昭明星,大而白,无角,乍上乍下。” 司马贞 索隐:“《释名》为笔星,气有一枝,末鋭似笔。”
    (6).古宫殿名。 三国 吴 孙晧 于 甘露 二年建。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夏六月,起 显明宫 ” 裴松之 注引 晋 无名氏《太康三年地记》:“ 昭明宫 方五百丈, 晧 所作也。避 晋 讳,故曰 显明 。”
    (7).人名。相传为上古 玄王 契 的儿子, 商 成汤 的祖先。见《荀子·成相》。
    (8).人名。 夏 禹 之臣。相传与 伯封叔 作衍历。见 宋 罗泌 《路史·后纪十二·夏后氏》。
    (9). 南朝 梁武帝 长子 萧统 的谥号。曾召集文士编撰《文选》三十卷,辑录 秦 汉 以来诗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参阅《梁书·昭明太子统传》。

英文翻译

  • 1.a surname

基本含义

  • 明亮而清晰,显而易见

详细解释

  • 昭明指的是光明和清晰,形容事物明显、清楚。它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表现、态度或者性质十分明确和清楚,没有任何模糊之处。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事物的明显特征或者清晰的表达方式。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思路清晰,表达明确;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事物的特点鲜明,容易看出来。

故事起源

  • 昭明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李斯列传》中,用来描述李斯的才能和明确的政治态度。后来逐渐被人们用来形容其他事物的明确和清晰。

成语结构

  • 昭明是一个形容词的结构,由“昭”和“明”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论点昭明无误,让人无法反驳。2. 这幅画的色彩昭明,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

记忆技巧

  • 可以把“昭明”联想为“照明”,两个字的发音相似。照明代表明亮、清晰,与昭明的含义相符。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明察秋毫”、“明辨是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幅图画的颜色昭明,很好看。2. 初中生:他的观点昭明无误,很有说服力。3. 高中生:他的演讲思路昭明,逻辑清晰,很吸引人。4. 大学生:这部电影的主题昭明,给人深刻的思考。

拆字解意

昭明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