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款节在词典中的解释
kuǎnjié

款节

拼音kuǎn jié

注音ㄎㄨㄢˇ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表示求降通好的旌节。 明 何景明 《汉将篇》:“降旗款节树戎城,卷斾回旌入帝京。”

基本含义

  • 指人的性格或行为端庄、庄重。

详细解释

  • 款节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或行为庄重、端庄。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有礼貌、得体,不轻浮、不随便。款节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仪态庄重,举止得体,不轻佻。

使用场景

  • 款节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交场合或公共场合中的表现。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举止得体、庄重,也可以用来劝告他人在公共场合中要注意言谈举止,保持端庄。

故事起源

  • 款节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其中有一则故事是这样的: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叫做遂侯的人,他的性格非常庄重,行为非常得体。有一次,齐国的大夫颜回去拜访遂侯,遂侯非常礼貌地迎接他,待他如贵宾一般。颜回感到非常受宠若惊,后来他对人说:“我在遂侯那里学到了款节。”这个故事表达了遂侯庄重、得体的举止给颜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了“款节”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款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款”是形容词,意为庄重、得体;“节”是名词,意为仪态、举止。两个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的性格或行为庄重、得体。

例句

  • 1. 他的言谈举止总是非常款节,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2. 在公共场合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款节,不要轻率行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款节”相关的形象或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可以想象一个穿着华丽的人在重要场合上展示他的仪态和举止,以展示他的款节。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仪态万方”、“庄重”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止非常款节,老师总是夸奖他。2. 初中生: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款节,不要说粗话。3. 高中生:她的仪态庄重,言谈举止非常得体,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注重自己的款节,树立良好的形象。5. 成年人:无论在什么场合,我们都应该保持款节,不要轻浮行事。

拆字解意

款节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