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愍惜在词典中的解释
mǐn

愍惜

拼音mǐn xī

注音ㄇㄧㄣˇ ㄒ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怜恤。《汉书·叙传上》:“会 伯 病卒,年三十八,朝廷愍惜焉。”《后汉书·贾逵传》:“朝廷愍惜,除两子为太子舍人。”《北齐书·高叡传》:“由是 高祖 食必唤 叡 同案。其见愍惜如此。”

基本含义

  • 对于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非常遗憾和痛心。

详细解释

  • 愍不忍睹是指对于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非常遗憾和痛心,觉得无法忍受或看到。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一些令人痛心、遗憾或无法接受的事物或情况,如战争、灾难、不公平待遇等。

故事起源

  • 《孟子·离娄上》:“吾闻之也,人无愍不忍者,其心何忍?”此句意为“我听说过,人没有感到痛心和无法忍受的事情,那他的心怎么能忍受?”后来逐渐演化成成语“愍不忍睹”。

成语结构

  • 愍不忍睹是由“愍”、“不”、“忍”和“睹”四个字组成,其中“愍”表示感到痛心, “不”表示否定, “忍”表示忍受, “睹”表示看到。

例句

  • 1. 这个孩子家境贫困,无法上学,真是愍不忍睹。2. 看到那些受苦的人们,我感到愍不忍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愍不忍睹”与类似含义的词语进行对比记忆,如“悲痛欲绝”、“痛心疾首”等,同时可以尝试将该成语运用在实际场景中进行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愍不忍睹”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痛彻心扉”、“悲天悯人”等,以扩大词汇量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动物受伤的样子,我感到愍不忍睹。2. 初中生:战争中无辜的人们遭受的苦难,真是愍不忍睹。3. 高中生:社会不公平的现象让人感到愍不忍睹,我们应该努力改变。

拆字解意

愍惜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