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度支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ī

度支

拼音dù zhī

注音ㄉㄨˋ ㄓ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1).规划计算(开支)。《礼记·王制》“五穀皆入,然后制国用” 汉 郑玄 注:“制国用,如今度支经用。”《北齐书·唐邕传》:“比及 武平 之末,府藏渐虚, 邕 度支取舍,大有裨益。”
    (2).指经费开支。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田制一》:“ 汉 之 武帝 ,度支不足,至于卖爵、贷假、榷酤、算緡、盐铁之事,无所不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蕙芳》:“女笑曰:‘婢来,亦不费母度支,皆能自得食。’”
    (3).官署名。 魏 晋 始置。掌管全国的财政收支。长官为度支尚书。 南北朝 以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 隋 开皇 初改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 唐 因避 太宗 李世民 讳,改民部为户部,旋复旧称。参阅《通典·职官五》、《文献通考·职官六》、《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下》。
    (4).指经商。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朱闲泉诗》:“ 仁和 朱闲泉 司训, 青湖先生 之子也。工诗善画,久困塲屋,遂改习度支。”

基本含义

  • 度支是指度过日子的开销和支出。也可以指财政支出的预算或开支。

详细解释

  • 度支是由“度”和“支”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度”表示度过日子或度过一段时间,“支”表示开销或支出。度支的含义是指度过日子的开销和支出,也可以指财政支出的预算或开支。

使用场景

  • 度支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个人或团体的生活开销和财政支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讨论家庭的日常开销,如食物、住房、交通等费用。在经济或政治领域,可以用来讨论国家或组织的预算和财政支出。

故事起源

  • 度支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个故事中。故事中,项羽是楚汉战争中的楚军将领,他在攻打秦国的过程中,因为财政紧张,无法支付士兵的军饷。于是,他派人去征收民间的财物,以支付军饷。后来,这个故事就演变成了成语“度支”。

成语结构

  • 度支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这个月的度支有些紧张,我们要节约一点。2. 政府的度支预算需要经过审议和批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度”字理解为度过日子,将“支”字理解为支出,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另外,也可以将度支的发音“dù zhī”和度过日子的发音“dù zhī”进行联想。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度支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度日如年”、“度外之人”等。还可以学习与财政预算和金融管理相关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要算一算我的度支,看看还有多少零花钱可以花。2. 初中生:学校要公布每个班级的度支预算,大家要合理利用每一分钱。3. 高中生:我爸爸是个会计师,他经常跟我讨论公司的度支预算和财务状况。4. 大学生:我正在学习财务管理,希望将来能够做好度支预算和财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