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弊俗在词典中的解释

弊俗

拼音bì sú

注音ㄅㄧˋ ㄙ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鄙陋的习俗。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诚宜正色矫而呵之,何谓同其波流,长此弊俗哉!” 林纾 《译<块肉馀生述>序》:“ 英伦 半开化时民间弊俗亦皎然揭诸眉睫之下。”
    (2).指不良的习尚。《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刺史 赵元楷 课父老服黄纱单衣迎车驾,盛饰廨舍楼观,又饲羊百餘头,鱼数百头以馈贵戚。上数之曰:‘……卿所为乃亡 隋 之弊俗也。’”
    (3).指风气败坏的社会。《陈书·何之元传》:“﹝ 梁高祖 ﹞生自布衣,长於弊俗,知风教之臧否,识民黎之情伪。” 宋 秦观 《医者》诗:“时迁圣徂遂幽昏,弊俗窃以资利源。”

基本含义

  • 指陈旧、不合时宜的习俗或风尚。

详细解释

  • 弊俗是由“弊”和“俗”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弊”表示不良、不合适的意思,“俗”表示习俗、风俗的意思。弊俗指的是陈旧、不合时宜的习俗或风尚,是指那些过时、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道德要求的行为或观念。

使用场景

  • 弊俗常常用来描述一些不合适、不健康的社会习俗,例如过时的礼仪、陈旧的观念、迷信的风俗等。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改变、固守老套的人或事物。

故事起源

  • 弊俗这个成语的起源尚无明确的故事或典故,但可以从弊俗的意思来理解。由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也在不断变化,一些陈旧的习俗或风尚就会逐渐被淘汰,因此形成了“弊俗”的概念。

成语结构

  • 弊俗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 1. 这种过时的传统礼仪已经成为了弊俗,应该及时改变。2. 他一直固守着陈旧的观念,完全不顾时代的变化,真是个典型的弊俗之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弊俗”理解为“不良习俗”,通过想象一个人穿着陈旧的衣服、坚持不变的观念,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有关中国的习俗和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陋习”、“陈规陋习”等,来扩展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摒弃弊俗,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2. 初中生:现在很多人都追求时尚,不再固守弊俗的观念。3. 高中生: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摒弃弊俗,追求创新和进步。

拆字解意

弊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