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韵
拼音yì yùn
注音ㄧˋ ㄧㄨ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1).高逸的风韵。《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晋 庾亮 《翟徵君赞》:“禀逸韵於天陶,含冲气於特秀。” 宋 陆游 《梅花绝句》:“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丁东草》:“在深山里,崖壑幽静的泉水边,或许也更有一番逸韵沁人心脾。”
(2).美妙动听的乐声、歌声。《宋书·乐志四》:“逸韵腾天路,頽响结城阿。” 唐 李百药 《杂曲歌辞·火凤辞》:“娇嚬眉际敛,逸韵口中香。”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瑶台小咏中》:“勒马英姿颯爽,转喉逸韵苍凉。”
(3).高超的诗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 唐 刘禹锡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诗:“酒酣襞牋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 明 高启 《三贤堂》诗:“逸韵迈羣流,岂将文墨牵。” 清 曹寅 《游仙诗》之二十:“羡尔居然耸诗骨,洞天逸韵不嫌多。”
基本含义
- 指诗文、音乐等艺术作品中的优美、高雅和自然流畅的风格。
详细解释
- 逸韵是由“逸”和“韵”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逸”表示自然流畅、不受拘束,而“韵”则表示美好的音乐和诗文之韵味。逸韵用来形容艺术作品中的优美和高雅,强调作品的流畅和自然。
使用场景
- 逸韵常用于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用来形容作品的风格和品质。也可用于日常生活中,形容人的言谈举止或行为举止的优雅和自然。
故事起源
- 逸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化。古代文人墨客们崇尚自然、追求艺术的自由和流畅,他们通过文学、音乐等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逸韵正是形容他们作品中的优美和高雅。
成语结构
- 逸韵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的诗歌充满了逸韵,读起来非常动人。2. 这幅画的笔法非常细腻,透露出一种逸韵的美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逸韵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优美的音乐声从优雅的人物身上传出,形成了逸韵。
延伸学习
- 如果对逸韵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文学、音乐和绘画等艺术形式,了解更多关于逸韵的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首童谣的歌词非常有逸韵,听起来很好听。2. 初中生: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充满了逸韵。3. 高中生:他的演奏技巧非常高超,每一段音乐都带有逸韵。4. 大学生:这幅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都很出色,呈现了一种逸韵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