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骈傍在词典中的解释
piánbàng

骈傍

拼音pián bàng

注音ㄆㄧㄢˊ ㄅ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重复。 宋 苏辙 《和子瞻读道藏》:“道书世多有,吾读《老》与《庄》,《老》《庄》已云多,何况其駢傍。”

基本含义

  • 指文辞或文章的修辞手法,通过运用对偶、对仗的结构,使词句间形成对应关系,以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

详细解释

  • 骈傍是一种修辞手法,常见于文学作品中。它通过运用对偶、对仗的结构,使词句间形成对应关系,以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骈傍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诗词、散文等文学形式中,能够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美感。

使用场景

  • 骈傍常见于文学作品中,特别是诗词和散文。在写作时,可以使用骈傍来营造韵律感、增加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此外,骈傍也常用于修辞演讲、辞章等场合,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故事起源

  • 骈傍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骈傍之言,无乃大邪?”意为“对偶的言辞,难道是不好的吗?”此后,骈傍逐渐成为修辞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描述文辞修辞手法中的对偶、对仗结构。

成语结构

  • 骈傍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骈”和“傍”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首诗的用词骈傍,节奏感很强。2. 散文中的骈傍结构给人以美感和韵律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骈傍”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两个人站在一起,一个站在另一个人的旁边,形成对称的结构,就像骈傍的修辞手法一样。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文辞修辞手法,可以研究其他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夸张、排比等。同时,也可以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的诗词和散文,以了解不同的修辞手法在不同文体中的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的作文用了骈傍的修辞手法,老师给了我很高的评价。2. 初中生:这首诗的韵律感很强,用了很多骈傍的句子。3. 高中生:在写作文时,我喜欢运用骈傍这种修辞手法,让文章更有艺术感。

拆字解意

骈傍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