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缚鸡之力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ī

缚鸡之力

拼音fù jī zhī lì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fù jī zhī lì ㄈㄨˋ ㄐㄧ ㄓㄧ ㄌㄧˋ

    缚鸡之力(縛雞之力) 

    形容极小的力量。《三国志平话》卷上:“我王这里授其牒,无兵无将,又无智谋,又无缚鸡之力。”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一:“我不考虑那个!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杀敌雪耻;我只能临危不苟,儿子怎死,我怎么陪着。”

基本含义

  • 形容力量非常微弱,无法起到实际作用。

详细解释

  • 缚鸡之力源自于《庄子·齐物论》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人用一根绳子缚住一只鸡,鸡却能轻松挣脱。后来,有人用了很多绳子缚住鸡,但鸡仍然能够挣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看起来力量很大,但却没有实际作用,就像缚住鸡的绳子一样。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力量或手段虽然看起来很强大,但实际上却无法起到实际作用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人的能力、技术或计划等方面的无效或无力。

故事起源

  • 缚鸡之力的故事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献《庄子·齐物论》中,是庄子用来反驳墨子的观点而编写的。

成语结构

  • 缚鸡之力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

  • 1. 他虽然嘴上很厉害,但缚鸡之力,根本无法对付我们。2. 这个计划缺乏实际操作性,完全是缚鸡之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缚鸡之力记忆为“束缚鸡的力量”,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庄子的其他著作,了解他的哲学思想和其他成语的来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长得高,但是打篮球的时候用的力量却是缚鸡之力。2. 初中生:虽然这个项目的预算很大,但是由于管理不善,最后变成了缚鸡之力。3. 高中生:他的演讲虽然声势浩大,但却缺乏实际内容,完全是缚鸡之力。4. 大学生:尽管他的团队人数众多,但是他的领导能力却是缚鸡之力。以上是关于成语“缚鸡之力”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