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橛子
拼音zhuān jué zǐ
注音ㄓㄨㄢ ㄐㄩㄝˊ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碎砖;断砖。《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这时 遐叔 一肚子气怎么再忍得住!暗里从地下摸得两块大砖橛子,先一砖飞去,恰好打中那长鬚的头。再一砖飞去,打中 白氏 的额上。”
基本含义
- 指人或事物固执、顽固不化,不愿意改变或接受新的观念、方法或思想。
详细解释
- 砖橛子是由“砖”和“橛子”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砖是一种固定建筑物的材料,而橛子则是用来固定建筑物的木桩。砖橛子这个成语比喻人或事物坚固而难以改变或动摇。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新观念或改变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坚定不移的原则、信念或习惯。
故事起源
- 砖橛子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建筑工程。在建筑过程中,砖和橛子是用来固定建筑物的重要材料。砖是用来建造墙壁和结构的,而橛子则是用来固定砖块的位置。由于砖和橛子都是非常坚固的材料,因此人们开始用砖橛子这个成语来比喻那些固执、顽固不化的人或事物。
成语结构
- 砖橛子是由两个单个的词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是个砖橛子,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2. 这个老板是个砖橛子,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经营方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头顶上戴着一顶由砖块和橛子构成的帽子,表示他非常固执,不愿意改变。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用法和故事,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书籍或参考在线资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个砖橛子,不肯玩新的游戏。初中生:她是个砖橛子,对新的学科不感兴趣。高中生:那个学生是个砖橛子,不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大学生:他是个砖橛子,对别人的观点态度很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