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承
拼音gòng chéng
注音ㄍㄨㄙˋ ㄔ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供应。《诗·小雅·大东》“有饛簋飧,有捄棘匕” 唐 孔颖达 疏:“主人以簋盛飧,以匕载肉,是主人供承之惠,於宾客厚也。”《旧唐书·代宗纪》:“其学生员数,所习经业,供承粮料,增修学馆,委本司条奏以闻。”
侍奉,执役。《太平广记》卷二五三引 隋 侯白 《启颜录·侯白》:“ 侯白 变形貌,著故弊衣,为贱人供承。”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七八:“供承童子閒无事,教剉琼花餵白驴。”
基本含义
- 指供给和接受,互相承认和满足对方的需要。
详细解释
- 供承是由“供”和“承”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它表示互相供给和接受,互相承认和满足对方的需要。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互惠互利。
使用场景
- 供承可以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关系。它常常用来形容友谊、亲情、合作等方面的关系。例如,我们可以说两个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是供承的关系,他们彼此扶持、互相理解和满足对方的需要。
故事起源
- 供承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君子之道,犹夫妇之道也,夫妇之道,不可以不通乎。然则舍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道德修养,就像夫妻之间的相互供承一样,是不能不通达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成语结构
- 供承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供”是动词,表示供给、提供;“承”是动词,表示接受、承认。
例句
- 1.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供承关系,互相帮助、互相支持。2. 在困难的时候,朋友之间应该互相供承,共同渡过难关。3.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供承合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向另一个人提供食物,另一个人接受并感谢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互相供承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际关系、合作等相关的成语,如“互助互爱”、“共同进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之间是供承的关系,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2. 初中生:团队合作的成功离不开每个成员之间的供承,大家互相支持,共同努力。3. 高中生:在友情的世界里,供承是最重要的,朋友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创业伙伴之间要建立供承的关系,互相信任,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