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
拼音shěn yì
注音ㄕㄣˇ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动)审查讨论。
[构成]
并列式:审+议
[例句]
会议审议了这项法案。(作谓语)
英文翻译
1.consideration; deliberation; discussion; consider; deliberate; examine
详细解释
◎ 审议 shěnyì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审查评议
提交人大会审议
审查评议。《魏书·世宗纪》:“八座可审议往代贡士之方,擢贤之体,必令才学并申,资望兼致。”《宋史·职官志四》:“﹝太常寺﹞博士,掌讲定五礼仪式,有改革则据经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七十条:“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
基本含义
- 根据时势和形势的变化,审慎地判断和决策。
详细解释
- 审时度势是由“审”、“时”、“度”和“势”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审”指审查、审视;“时”指时机、时态;“度”指衡量、判断;“势”指形势、态势。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在面对复杂的局势或问题时,要仔细观察、深入分析,以适应并应对变化。它强调了在决策和行动之前,需要全面了解和评估当前的情况和趋势。
使用场景
- 审时度势常用于描述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中,决策者或领导者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来进行判断和决策的情景。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要谨慎思考,不盲目行动。
故事起源
- 据传,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是孟子的学生,他曾问孟子如何治理国家。孟子回答说:“审时度势者,不立于害人之地。”意思是治理国家的人要懂得观察时势,判断形势,不要站在伤害人民的立场上。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引用,成为一个重要的格言。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按照顺序排列。
例句
- 1. 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时,我们必须审时度势,以适应市场的变化。2. 作为一名领导者,你需要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决策。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将成语分解为四个字,分别记忆每个字的意思和发音。2. 创造记忆联想,例如,“审”可以联想到审查、审视;“时”可以联想到时机、时态;“度”可以联想到衡量、判断;“势”可以联想到形势、态势。
延伸学习
- 1. 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审时度势这个成语。2. 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见机行事”、“审慎小心”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审时度势,不要在考试前才开始复习。2. 中学生:我们在班级的讨论中,经常会审时度势,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建议。3.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我们需要审时度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和职位。4. 成年人:做生意要善于审时度势,抓住市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