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胡簋在词典中的解释
guǐ

胡簋

拼音hú guǐ

注音ㄏㄨˊ ㄍㄨㄟ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器皿。《左传·哀公十一年》:“ 仲尼 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 杜预 注:“胡簋,礼器名。 夏 曰胡, 周 曰簋。” 杨伯峻 谓胡簋即簠簋。簠长方,盛稻粱;簋圆腹,盛黍稷。见《春秋左传注》。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言谈举止不端正,无法无天。

详细解释

  • 胡簋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胡指胡说八道、胡作非为,簋指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食物的容器。胡簋合在一起,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正派,无法无天。

使用场景

  • 在描述一个人的行为不端正,不守规矩时可以使用胡簋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有一则故事,主父偃在齐国做官时,有一天他在宴会上看到一个官员举止放肆,言谈不合礼仪,于是他对官员说:“你的行为就像一个簋器里面盛满了胡乱的东西,不知道该如何收拾。”从此以后,人们就用胡簋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端正。

成语结构

  • 主谓式,由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平时言谈举止像胡簋一样,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2. 这个官员的胡簋行为引起了众人的不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簋器里面盛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形象地表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端正。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例如“胡说八道”、“无法无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总是胡簋,老师都管不住他。2. 初中生:我不喜欢和那个胡簋的同学在一起,他总是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3. 高中生:一些学生在校园里胡簋,不遵守学校的纪律规定。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有正派的行为,不应该胡簋,违反社会道德。

拆字解意

胡簋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