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嘴
拼音yóu zuǐ
注音ㄧㄡˊ ㄗㄨㄟ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油嘴 yóuzuǐ
[glib] 说话油滑,善于狡辩
你听他油嘴,若是别件动用物事,又说道借用就还的,随你奢遮宝贝也用不得许多贯钱。——《二刻拍案惊奇》
◎ 油嘴 yóuzuǐ
(1) [spray nozzle]∶喷嘴
(2) [glib talker]∶油腔滑调耍嘴皮子的人
英文翻译
1.(说话油滑) glib
详细解释
(1).指好吃贪喝的人。
(2).说话油腔滑调;油腔滑调的嘴巴。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二折:“唗,油嘴花子快出去。”《红楼梦》第三八回:“这猴儿惯的了不得了,拿着我也取起笑儿来了!恨的我撕你那油嘴。” 茅盾 《幻灭》一:“我讨厌 上海 ,讨厌那些外国人,讨厌大商店里油嘴的伙计。”
(3).信口乱说。亦指信口乱说的人。 元 无名氏 《硃砂担》楔子:“你怎么信那些油嘴的话头,只不如在家里谨谨慎慎的消灾延福倒好。”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四折:“你道增了个黥面囚徒,就説这等好看话儿。要在军前立下包状,你这个油嘴可包的,俺 老樊 恰包不的。” 黎锦明 《出阁》:“她时时这么反复的央求,只是没有确凿的证明,马上给妈‘信他那油嘴!’一句驳翻了。”
基本含义
- 指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人,多用来形容口才流利、能言善辩的人。
详细解释
- 成语“油嘴”的字面意思是嘴巴涂满了油,形容一个人能言善辩,口才流利,善于辩论和说服别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能够巧妙运用语言技巧、能够说服他人的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能够言辞优美、能够巧妙运用语言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政治家、律师、演讲家等职业中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辩论或争论中的优势。
故事起源
- 关于成语“油嘴”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的记载。但是,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当时的人们用“油嘴滑舌”来形容一个人的口才很好,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来说服别人。
成语结构
- 成语“油嘴”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其中形容词“油”表示滑溜、灵活,名词“嘴”表示口才、说话能力。
例句
- 1. 他是个油嘴滑舌的政治家,总能够用巧妙的辞藻说服人们支持他的观点。2. 她的油嘴滑舌让她在辩论赛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比赛的冠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成语“油嘴”。想象一个嘴巴涂满了油的人,这个人嘴巴很滑溜,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口才非常好。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口才相关的成语来扩展你的词汇。例如,“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油嘴,总能够说服我们做他的小帮手。2. 初中生:她是个油嘴,经常能够用巧妙的辞藻说服老师给她加分。3. 高中生:他是个油嘴滑舌的演讲家,每次的演讲都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4. 大学生:她是个油嘴滑舌的律师,总能够用巧妙的辞藻为客户辩护。5. 成年人:他是个油嘴滑舌的销售员,总能够通过口才说服顾客购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