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汾阳帽在词典中的解释
fényángmào

汾阳帽

拼音fén yáng mào

注音ㄈㄣˊ ㄧㄤˊ ㄇ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戏曲盔帽。俗称“文阳”。外形金地龙纹,缀有绒球和珠子,两旁为金色如意翅。剧中权势显赫的宰辅所戴,如京剧《逍遥津》中的 曹操 等。

基本含义

  • 指过去的事情或人物已经过时,不再适应现代社会。

详细解释

  • 汾阳是山西的一个地名,帽子是指古代的头饰。汾阳帽原指山西汾阳地区的帽子,后来成为了一个成语,比喻已经过时、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事物或人物。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过时的事物或人物,可以用来批评陈旧、守旧的观念、制度或者个人。

故事起源

  • 《晋书·宣帝纪》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晋宣帝司马懿曾经给群臣下诏,要求他们穿汾阳帽,以示对古代的尊重。然而,当时已经是东晋时期,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尊重古代的做法被认为是过时的、不合时宜的。因此,汾阳帽成为了一个象征过时不合时宜的事物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汾阳帽是主语,表示过时的事物或人物。

例句

  • 1. 这种观念已经是汾阳帽了,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2. 这套设备已经过时了,简直是汾阳帽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山西的汾阳地区和古代的帽子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帮助理解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守株待兔”、“井底之蛙”等,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玩具已经是汾阳帽了,我不再玩它了。2. 初中生:这种传统的礼仪已经是汾阳帽了,我们应该追求现代的价值观。3. 高中生:这部电影的剧情已经是汾阳帽了,缺乏新意。4. 大学生:这种思维方式已经是汾阳帽了,需要更新的观念。5. 职场人士:这种管理方式已经是汾阳帽了,需要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

拆字解意

汾阳帽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