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麇舌在词典中的解释
jūnshé

麇舌

拼音jūn shé

注音ㄐㄩㄣ ㄕ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麕舌”。药草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酸模》﹝附录﹞引《别录》:“麕舌,味辛,微温,无毒。主霍乱腹痛,吐逆心烦。生水中,五月採之。”

基本含义

  • 形容说话啰嗦、绕弯子、不直接表达。

详细解释

  • 麇舌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麇指的是一种野兽,舌指的是舌头。麇兽的舌头很长,所以麇舌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说话啰嗦、绕弯子、不直接表达。比喻说话拐弯抹角,不直截了当。

使用场景

  • 麇舌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说话时迂回曲折、不直截了当的情况。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交流中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思,总是绕圈子,或者说话过于啰嗦,让人感到厌烦。

故事起源

  • 麇舌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大宗师》这本书中。其中,庄子说:“麇之麇舌,非其君不能言。”意思是只有麇兽的君主才能理解麇兽的舌头,其他人都听不懂。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说话绕弯子、不直接表达的行为。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麇”和“舌”。

例句

  • 1. 他说话总是麇舌,让人听不懂他到底想说什么。2. 她的回答总是绕来绕去,真叫人听着烦,简直就是个麇舌之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麇舌的发音与“君舌”相对比,君舌表示君主的舌头,而麇舌则表示麇兽的舌头,通过对比记忆两个词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表达相关的成语,如“直言不讳”、“言简意赅”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说话麇舌,老师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2. 初中生:她总是麇舌,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3. 高中生:他在演讲时麇舌了很久,没有抓住观众的注意力。4. 大学生:有些人在讨论问题时总是麇舌,不愿意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5. 成年人:他的回答总是麇舌,让人觉得他不够坦率和直接。

拆字解意

麇舌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