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狂书在词典中的解释
kuángshū

狂书

拼音kuáng shū

注音ㄎㄨㄤˊ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随意潦草的字。 清 金农 《重游王屋访唐开元时御爱松抵暮出山》诗:“ 韩康 卖药孙,狂书失鉤画。”

基本含义

  • 形容写字写得很快,字迹潦草。

详细解释

  • 狂书是由“狂”和“书”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狂”表示狂放不羁,任性妄为;“书”表示写字。狂书形容写字的速度非常快,但字迹却显得潦草不规范。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写字速度很快,但字迹却难以辨认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写字时情绪激动,笔力过猛的情况。

故事起源

  • 狂书的故事起源于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书法家柳公权因为被人误解而写出了一篇字迹潦草的文章,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写字速度太快了,简直是狂书一样,字迹都看不清楚。2. 这位书法家狂书一番,字迹虽然潦草,却充满了个人风采。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疯狂地写字,速度非常快,但字迹却很潦草,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书法文化,了解不同书法风格的特点和历史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狂书一番,写完作业的速度比其他同学都快。初中生:老师生气地说他的作业狂书一样,字迹都看不清楚。高中生:他在考试时狂书了一篇作文,结果字迹潦草导致老师批改困难。

拆字解意

狂书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