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伏
拼音shù fú
注音ㄕㄨˋ ㄈ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制伏,降伏。《英烈传》第六十回:“我自幼出家,取名 宗泐 。去无踪,来无迹,神通变化,那个所在能束伏我这幻躯?”
基本含义
- 用力压制,使其屈服
详细解释
- 束伏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束意为捆绑,伏意为压制。束伏的基本含义是用力压制,使其屈服。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通过强大的力量或手段压制住对方,使其无法反抗。
使用场景
- 束伏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在面对困难或敌对势力时,通过强硬手段或强大力量将其压制住,使其无法反抗或逃脱的情况。它可以用在政治、军事、商业等各个领域,形容一方用强大的力量或手段来压制对手。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讲述了项羽在攻打赵国时,率领大军将赵王围困在邯郸城中。赵王为了保护自己,派使者去求和。项羽见使者来了,却不理会,只是把他绑了起来。赵王知道后,感到非常恐惧,于是派人再次去求和,这次项羽才答应见面,并强迫赵王割让一些土地。从此以后,人们用“束伏”来形容用强大的力量压制对方。
成语结构
- 主语+束伏
例句
- 1. 政府出动了大批警力,成功束伏了暴乱分子。2. 这个公司通过竞争将竞争对手束伏在自己之下,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用绳子把另一个人的手脚捆绑起来,然后再用力压制他,使他无法动弹,这样就形象地表达了“束伏”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束手无策”、“束缚”等,来丰富对于“束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用严厉的眼神束伏了调皮的学生。初中生:足球队通过团结一致,成功束伏了强大的对手。高中生: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束伏了恐怖主义的威胁。大学生:公司通过创新技术和市场策略,成功束伏了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