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耸惧在词典中的解释
sǒng

耸惧

拼音sǒng jù

注音ㄙㄨㄙˇ ㄐ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极其恐惧。耸,通“ 悚 ”。《左传·成公十四年》:“大夫闻之,无不耸惧。” 杨伯峻 注:“耸借为悚。《説文》:悚,惧也。”《韩非子·内储说上》:“於是吏皆耸惧,以为神明也。”《东周列国志》第二九回:“百官耸惧,百姓不服。” 清 曾国藩 《台洲墓表》:“或有所不快於他人,亦痛绳长子,竟日嗃嗃,詰数愆尤,间作激宕之辞,以为岂少我邪,举家耸惧。”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害怕或惊慌失措。

详细解释

  • 耸惧是由“耸”和“惧”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耸的意思是高起或竖起,惧的意思是害怕。耸惧形容人因害怕或惊慌而身体或心理上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

使用场景

  • 耸惧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面对恐惧或惊慌时的状态。例如,当遇到突发事件或看到令人吃惊的事情时,人们可能会感到耸惧。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秦朝末年,项羽领导起义军与秦军作战。在一次战斗中,项羽的军队面对秦军的猛烈攻击,士兵们心生恐惧,纷纷退缩。项羽见状,立即上前鼓励士兵们说:“只要你们不再耸惧,胜利就在我们的手中!”士兵们听后士气大振,最终成功打败了秦军。从此以后,“耸惧”一词就被用来形容人们面对恐惧时的状态。

成语结构

  • 成语“耸惧”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词+动词的结构。

例句

  • 1. 他听到突然响起的巨响,不禁感到一阵耸惧。2. 面对考试的压力,她感到有些耸惧。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突然看到了令人吃惊或可怕的事情,他的身体会不由自主地耸起,同时心理上也会感到害怕和惊慌失措,这就是耸惧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恐惧相关的成语,如“惊恐万状”、“胆战心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夜晚看到一只大老鼠,感到非常耸惧。2. 初中生:听到突然传来的枪声,我感到一阵耸惧。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心里产生了一丝耸惧。

拆字解意

耸惧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