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别士在词典中的解释
biéshì

别士

拼音bié shì

注音ㄅㄧㄝ ˊ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墨子 主张兼爱,把反对兼爱者称作“别士”。《墨子·兼爱下》:“谁以为二士,使其一士者执别,使其一士者执兼,是故别士之言曰:‘吾岂能为吾友之身若为吾身,为吾友之亲若为吾亲。’是故退睹其友,飢即不食,寒即不衣,疾病不侍养,死丧不葬埋。别士之言若此,行若此。”

基本含义

  • 指与别人不同的人,特立独行的人。

详细解释

  • 别士一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吾闻其言也,未尝闻其名也。”意思是说,虽然听说过他的言论,但却从未听说过他的名字。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指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人。

使用场景

  • 别士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思想独立、行为与众不同的人,也可以用来表示某人在一定领域或方面具有独特的才能或见解。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中的别士是一个在当时非常有名的人物,他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成语结构

  • 别士是由“别”和“士”两个字组成的,其中“别”表示与众不同,独特的意思,“士”表示人。

例句

  • 1. 他一直都是个别士,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2. 这位画家是个真正的别士,他的作品与众不同。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别人不同”、“特立独行”等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其他特立独行的人物,如孟子、墨子等,以及他们的思想和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别士,总是穿着特别的衣服来学校。2. 初中生:她是个别士,对时尚有独特的见解。3. 高中生:他是个别士,对社会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理解。4. 大学生:她是个别士,不拘泥于传统的学术观念。5. 成年人:他是个别士,经常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

拆字解意

别士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