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粗识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í

粗识

拼音cū shí

注音ㄘㄨ ㄕ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略知。

反义词

  • 略懂、精通

基本含义

  • 对事物的认识浅薄,见识不广。

详细解释

  • 粗识是指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入,见识不广泛。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见识经验较为有限,对于复杂的问题或者深奥的知识无法理解或把握。

使用场景

  • 粗识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见识浅薄、知识贫乏的情况。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对于某个领域的了解不够深入,或者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有误导性。

故事起源

  • 粗识的意思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四》中,原文如下:“粗识者,非其所知,而好为之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只有浅薄的知识和见识,却自以为是,喜欢妄自尊大地去制定计划,很容易导致失败。

成语结构

  • 粗识是由形容词“粗”和动词“识”组成的。

例句

  • 1. 他虽然有点学问,但对于这个问题还是粗识一点。2. 这位专家的粗识使他无法真正理解这个复杂的理论。3. 年轻人要多读书,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不要过于粗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粗糙”这个词联系起来记忆。粗识的意思就是知识浅薄,见识不广,就像表面粗糙一样。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成语,如“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知识面。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和他一起做作业,因为他粗识,经常做错题。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多读书,这样才能避免粗识的情况发生。3. 高中生:我觉得我还是有很多粗识的地方,需要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见识。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粗识。

拆字解意

粗识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