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凌跞在词典中的解释
língluò

凌跞

拼音líng luò

注音ㄌㄧㄥˊ ㄌ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凌轹。 孙中山 《大总统通令开放蛋户惰民等许其一体享有公权私权文》:“自专制者设为种种无理之法制,以凌躒斯民,而自张其毒燄,於是人民之阶级以生。”

基本含义

  • 形容高耸挺拔,屹立于众物之上。

详细解释

  • 凌跞一词来自于《西京杂记·杂记一》:“临晋门,凌跞入云。”凌跞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高耸挺拔,犹如直插云霄,屹立不倒。因此,凌跞成语用来形容事物高大、挺拔的形态。

使用场景

  • 凌跞常用于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高大而挺拔的景象。也可用于形容人的精神风貌高尚、坚定不移。

故事起源

  • 凌跞一词最早出现在《西京杂记·杂记一》中,描述的是晋朝时期一位名叫李世民的皇子临晋门时的景象。后来,凌跞逐渐成为形容高大挺拔的事物的词语。

成语结构

  • 凌跞是一个由两个意义相近的形容词组成的成语,表示事物高大挺拔的形态。

例句

  • 1. 雪山凌跞,壮丽无比。2. 这座大厦凌跞于城市之中,犹如一座巍峨的塔楼。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凌跞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座高耸挺拔的山峰,直插云霄,屹立不倒的形象。同时,可以结合凌跞的发音“líng luò”来进行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高大挺拔的成语,如“云霄万里”、“巍然屹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大山凌跞在天空中,好像一座巨人。2. 初中生:这座古塔凌跞于城市之中,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3. 高中生:他的精神凌跞,永不言败。4. 大学生: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凌跞于众人之上,成为了众人的楷模。

拆字解意

凌跞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