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木声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ēng

木声

拼音mù shēng

注音ㄇㄨˋ ㄕㄥ

繁体

基本解释

  • (1).木质之声,击木之声。《灵枢经·经脉》:“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庄子·山木》:“ 孔子 穷於 陈 蔡 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 猋氏 之风……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於人心。”
    (2).指乐器木质部分的共鸣声。 唐 柳宗元 《筝郭师墓志》:“生善音,能鼓十三弦……使木声丝声均其所自出。” 清 金农 《四哀诗·张澐》:“古乐栖神明,抚琴卧巖藪,丝中有木声,不生荆棘手。”

基本含义

  • 指乐器的声音,也可以形容声音柔和悦耳。

详细解释

  • 木声一词源自古代乐器,乐器的共鸣箱多为木制,因此称为“木声”。木声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多用来形容声音柔和、悦耳动听。

使用场景

  • 木声一词常用于形容音乐、歌声或其他悦耳的声音。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声音柔和、温暖。

故事起源

  • 木声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木瓜》一篇中,其中描述了一种乐器的声音:“斧声既蹙,钟磬既匿,享祀既逸,乐声既简。”这里的“乐声既简”就是指乐器的声音。后来,人们将这种声音称为“木声”。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例句

  • 1. 这个乐队的演奏真是美妙,听起来像是天使的木声。2. 她的歌声像是清晨的鸟鸣,充满了木声的温暖和婉转。3. 在那个安静的夜晚,我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木声,仿佛是大自然在低声呢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木声与乐器的共鸣箱联系起来。想象乐器共鸣箱发出的声音柔和、悦耳,就能记住木声一词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音乐相关的成语,如“钟鸣鼎食”、“琴棋书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听爸爸弹吉他,他的木声很好听。2. 初中生:她的声音像是一阵木声,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3. 高中生:这首歌的木声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听到的田园乐曲。4. 大学生:这位歌手的演唱风格很独特,她的木声给人一种深情的感觉。

拆字解意

木声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