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骨
拼音zhú jiē gǔ
注音ㄓㄨˊ ㄐㄧㄝ ㄍ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中医指人手各指的第二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竹节骨》:“竹节骨,即各指次节之名也。”
英文翻译
1.【医】bones of finger;phalanx
基本含义
- 指人的骨架或身体骨骼结构良好、健壮有力。
详细解释
- 竹节骨形容人的身体骨骼结构坚硬、有力,像竹子的节一样坚固。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体骨架结实、健壮。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人的身体健康、结实有力,也可用于形容人的性格坚强、意志坚定。
故事起源
- 竹节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左传》。其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齐国国君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国的经过。管仲身材矮小,但非常有力,齐桓公就形容他为“竹节骨”,意思是管仲虽然身材不高,但是身体骨骼结实,有力量。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的身体结构坚硬有力。
成语结构
- 主语为人的名词+谓语为“竹节骨”。
例句
- 1.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保持着竹节骨般的健康身体。2. 这位运动员的竹节骨让他在比赛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力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竹子的节坚固、有力的特点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骨骼像竹子的节一样坚硬有力。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用法和意义,可以查阅成语词典或相关的学习资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个竹节骨,他每天都锻炼身体很健康。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变得像竹节骨一样坚强,面对困难不退缩。3. 高中生:他的竹节骨让他在篮球比赛中表现出色,成为了队伍的核心。4. 大学生:只有拥有竹节骨般的意志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