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微作文
拼音gāo kǎo wēi zuò wé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每年高考题目中最受社会关注的当属作文题无疑,与往年不同的是,随着微博的盛行,2010年网上出现了大批才华横溢的“高考微作文”,写作者在140字里给予了各种话题或妙趣横生或愤世嫉俗的解读。
高考微作文-现象
中国高考第一天,是一年一度的“文学日”,年年都引发众网友的写作热情。
2010年这个现象有了一点小小的改变,那就是随着微博的崛起,网友的作文也成了140字以内的“微作文”。在中国国内的某知名微博上,有的网友高雅,有的网友通俗,用微博作文抒发情感,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比如“今天我打开电脑看中国股市,又是绿的”,就是江苏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的一篇“微作文”代表作。
高考微作文-类型
让人纠结型
传统高考的作文被指没有“创新”。
在新浪微博平台上,网友们踊跃参与了“微作文”的写作,其中最受欢迎的考题,是全国I卷的《有鱼吃还捉老鼠》。猫为什么不放过老鼠呢?一千个网友心里有一千个答案。
比较正统的思维方法,如网友“small100”的“微作文”:“有鱼吃就不捉老鼠了?大家可以看到,鱼是已经摆到了桌子上,而老鼠尚需努力捉取。就好比你告诉我今天有饭吃,就不必去努力做事,我们仔细想一想,桌上的鱼会不会有一天消失呢?那么捕老鼠的本领谁还保持着?有了捕老鼠的本领就不会被饿死。”
相比之下,网友“睡喵妙”的“微作文”就思维更加开阔一点,他认为猫捉老鼠是满足了物质生活后,对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历经时代的变迁,猫发现鱼肉比鼠肉好吃还有营养,鱼的品种繁多,可以满足猫猫挑剔的口味。物质生活满足了,精神生活自然不能空虚,于是,老鼠就成了猫最好的玩伴,老鼠猫猫一家亲!”
风情万种型
同样大受网友欢迎的考题,还有江苏考题《绿色生活》。
而在篮球迷眼里,绿色又是另一派场景:“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正在进行中,这题目是在预测总冠军啊!”
还有联想能力特别丰富的网友表示:“这题要写人物关系,写个特里和布里奇的故事,不仅符合绿色生活,还符合2010年南非世界杯生活。”
思考理想型
北京的考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给了网友更多的发挥空间。
网友“蜂麻燕雀”这样写道:“多年前,爷临终时问我:你长大了想干啥?我说:当明星。爷:为啥?我:当明星能挣钱。爷:挣钱干啥?我:给爷治病。爷:好孩子……多年后,爷在梦里问我:现在干啥呢?我:当医生。爷:为啥没当明星?我:医生能治病。爷:治病为啥?我:挣钱。爷:好孩子……”这篇短短的“微作文”,被网友评为佳品。
基本含义
- 高考微作文是指高考中的作文题目,通常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篇短文,长度较短,题目要求也较为简单。
详细解释
- 高考微作文是指高考中的作文题目,其中的“高考”指中国的高级中学毕业考试,是中国学生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而“微作文”表示作文的长度较短,题目要求也较为简单。
使用场景
- 高考微作文通常出现在高考语文科目的作文部分,考察考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理解题目要求,合理组织语言,写出一篇内容连贯、观点明确的短文。
故事起源
- 高考微作文是根据中国高考制度和语文考试要求而衍生出来的成语,没有具体的故事起源。
成语结构
- 高考微作文由“高考”、“微”、“作文”三个词组成,其中“高考”指中国的高级中学毕业考试,“微”表示短小、简单,“作文”表示文字的表达。
例句
- 1. 昨天的高考微作文题目是“我的梦想”,我写了一篇关于成为一名科学家的短文。2. 高考微作文考察的不仅是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考生的思维逻辑和观点阐述能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高考微作文的每个字拆开记忆,理解其含义和作用。同时,多进行模拟高考微作文的训练,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的写作技巧,如如何合理组织思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同时,积累更多的素材,如名人名言、经典文句等,以备写作时使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参加了一次模拟高考微作文比赛,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初中生:高考微作文的题目很简单,我很快就写完了。高中生:高考微作文考察的是考生的思维逻辑和观点阐述能力,需要认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