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格正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èng

格正

拼音gé zhèng

注音ㄍㄜˊ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谓匡正时弊。《世说新语·德行》“ 王恭 从 会稽 还”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王恭别传》:“ 恭 清廉贵峻,志存格正。”
    (2).纠正。 明 李东阳 《孟子直解》:“惟有大臣者道全德备,精神意气自有感格,誉望丰采自能耸动,这等人方能格正君心之非。但君心萌动时,有一不正便格之以归於正。”

基本含义

  • 端正正直,品行高尚。

详细解释

  • 格正指人的品行高尚,行为端正正直,不偏不倚,不为外界所动摇。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不受诱惑和外界干扰。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组织或机构的规范和正直。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齐国公子申无宠因为他的正直和高尚品德而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赞扬。后来,人们用“格正”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和行为端正。

成语结构

  • 格正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格”和“正”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品行高尚,一直保持着格正的风范。2. 这个组织的管理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也都非常格正。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格正”这个词拆分成“格”和“正”两个字去记忆。其中,“格”可以理解为规范,而“正”可以理解为正直。这样记忆起来更加容易。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品德高尚和行为端正相关的成语,例如“廉洁奉公”、“忠诚正直”等。这些成语都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一个格正的好学生,从不偷懒。中学生:老师总是夸奖他的品行格正,是我们的榜样。大学生:我们学校的学风非常格正,注重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

拆字解意

格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