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摄服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è

摄服

拼音shè fú

注音ㄕㄜˋ ㄈ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有缘饰的衣服。《仪礼·既夕礼》:“贰车白狗摄服。” 郑玄 注:“摄,犹缘也。” 贾公彦 疏:“服又加白狗皮缘之,谓之摄服。”
    (2).亦作“ 摄伏 ”。威慑使之屈服;畏惧屈服。摄,通“ 慑 ”。《太平御览》卷三四五引 三国 魏 曹操 《内诫令》:“百炼利器,以辟不祥,摄服奸宄者。”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鹿走崖岸之上,群鰐嘷叫其下,鹿怖惧落崖,多为鰐鱼所得,亦物之相摄伏也。”《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四年》:“虏虽得志,不敢乘胜过 陕 者,犹摄服大威,为将来之虑故也。” 胡三省 注:“摄,读曰‘慑’。” 清 戴名世 《老子论上》:“轮迴生死之説,而愚人信之,亦或往往有所忌惮,故亦可藉以摄服天下之人,使稍敛其邪志。” 许地山 《东野先生》三:“这两副脸底威力一样地可以摄伏她。”

基本含义

  • 指以权力、威势等迫使人顺从或服从自己的意志。

详细解释

  • 摄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摄指摄取、控制,服指服从、顺从。摄服的含义是通过权势、威势等手段迫使他人顺从自己的意志。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运用权力或威势来压制、控制他人,使其服从自己的意愿。

使用场景

  • 摄服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权力的滥用或者是强势的行为。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领导以权力压制下属,迫使其顺从自己的意愿。此外,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他人,使其无法自主决策或行动。

故事起源

  • 摄服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当时,晋国的襄公想要摄取齐国的权力,于是他派遣了公子重耳前往齐国,通过各种手段迫使齐桓公服从他的意愿。这个故事中的“摄服”一词就是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摄服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摄”和“服”两个汉字组成。其中,“摄”是动词,表示摄取、控制;“服”是宾语,表示顺从、服从。

例句

  • 1. 那个领导总是用权力摄服下属,让他们没有自主权。2. 这位老板通过各种手段摄服了竞争对手,成为了行业的领导者。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摄服”这个成语与权势、压制等概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用手掌按住另一个人的头,表示通过权势来迫使他人服从。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权力、威势等相关的成语,例如“强词夺理”、“倚老卖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摄服的方式让我们安静下来听讲。2. 初中生:班长通过摄服同学,让大家按时完成作业。3. 高中生:学校领导以权力摄服学生,限制了他们的自由。4. 大学生:公司高层通过摄服员工,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拆字解意

摄服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