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兽人物戏画
拼音niǎo shòu rén wù xì huà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鸟兽人物戏画》 -简介
《鸟兽人物戏画》创作于日本平安至镰仓时代。是日本最古老漫画之称的国宝级作品,共甲乙丙丁4卷,《鸟兽人物戏画》中的丙卷,是由双面绘画的和纸正反面剥离后重新拼接而成。
发现
经研究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位于京都市)发现有日本最古老漫画之称的国宝级作品《鸟兽人物戏画》(共甲乙丙丁4卷)中的丙卷,是由双面绘画的和纸正反面剥离后重新拼接而成。根据收藏该画的京都市高山寺的记录,重新拼接的时间应该是在画卷盛兴的江户时代。此外还发现,丁卷的一部分也曾被剥离用于其他画卷的修补。《鸟兽人物戏画》尚留有包括创作意图等在内的许多未解之谜,此次发现或将成为揭开该作品创作之路的突破口。
特点
日本京都市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鸟兽人物戏画》中采用的双面绘画和纸正反面剥离后重新拼接的方法进行介绍。
丙卷长约11米、宽约30厘米,是由10张正面画有人物、反面画有动物的和纸剥离后,将20幅画拼接而成的。
丙卷第19幅中的青蛙等动物画像有不自然的墨迹,这些墨迹与第2幅人物画中人物所戴的古式礼帽的形状及位置一致。可以断定这2幅画本是对应的正反面,在绘画礼帽时将墨迹印到了反面的动物画上。
此外,关于使用丁卷为其他画卷修补,青蛙的眼珠部分被贴到以拟人化幽默风格著称的甲卷兔子图附近,据分析这是为了避免不协调而使用几乎相同时代的和纸。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的画面或描述。
详细解释
- 鸟兽人物戏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形式,描绘了鸟、兽、人物等各种形象,画面生动、栩栩如生。在成语中,鸟兽人物戏画比喻文章或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文学作品中生动的描写,也可以用来形容演员表演出色、栩栩如生的形象。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鸟兽,悲鸣似虞琴。请问政通事,谁能无倾侵?”其中的“谈笑有鸟兽,悲鸣似虞琴”形象地描绘了陋室中生活的情景,后来成为了成语鸟兽人物戏画。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鸟兽人物戏画
例句
- 1. 这部小说的描写真是鸟兽人物戏画,让人如临其境。2. 演员的表演技巧真是鸟兽人物戏画,把人物形象演绎得栩栩如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每个字的发音和意思与画面记忆联结起来,如“鸟”可以想象一只鸟在画面中飞翔,“兽”可以想象一只兽在画面中奔跑,“人物”可以想象一幅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戏画”可以想象画面中人物在演戏。这样,通过联结记忆,可以更加深刻地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绘画的知识,学习其他形象生动的成语,如“神采奕奕”、“栩栩如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画了一幅鸟兽人物戏画,老师夸我画得很好。2. 初中生:这篇小说的描写真是鸟兽人物戏画,让人感觉好像置身其中。3. 高中生:这部电影的特效真是鸟兽人物戏画,把奇幻世界展现得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