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绳枉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éngwǎng

绳枉

拼音shéng wǎng

注音ㄕㄥˊ ㄨ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惩处邪曲之人。《三国志·魏志·徐邈传》:“以 邈 为 凉州 刺史……弹邪绳枉,州界肃清。”

基本含义

  • 指事物的本质被人为的束缚、歪曲。

详细解释

  • 绳枉一词源自于《论语·子罕篇》中的一句话:“绳则为而不正,绳枉而不直。”意为绳子虽然可以拉直,但是也可以被人为地弯曲和扭曲。引申意义上,绳枉表示事物本来的样子被人为地改变或歪曲了。

使用场景

  • 绳枉一词主要用于形容事物被人为地扭曲、改变了本来的样子。可以用来形容言行不正、事实被歪曲、事物被误解等情况。

故事起源

  • 绳枉一词的故事起源于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了绳枉一词,用来形容人们对于事物的改变和歪曲。这个成语的故事背后没有具体的传说或故事情节。

成语结构

  • 绳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绳”和“枉”分别表示绳子和歪曲的意思。

例句

  • 1. 他把事实绳枉了,让大家对他的行为产生了误解。2. 这个报道把真相绳枉了,让读者产生了错误的印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绳子被扭曲成一个弯曲的形状,来帮助记忆“绳枉”这个词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扩展对于“绳枉”的理解。比如,“曲线救国”、“歪风邪气”等词语都可以与“绳枉”这个成语联系起来。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解释把问题的本质绳枉了。2. 初中生:这个新闻报道把事实绳枉了,让人们产生了误解。3. 高中生:这部电影通过绳枉的手法展示了社会的黑暗面。4. 大学生:这个社会现象被媒体绳枉了,导致公众对其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拆字解意

绳枉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