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润
拼音diāo rùn
注音ㄉㄧㄠ ㄖㄨ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1).指文辞藻饰。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其源出于《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絶,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彫润恨少。”
(2).加工润色。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宋莒公》引 宋 蔡絛 《西清诗话》:“二 宋 俱为 晏元献 殊 门下士,兄弟虽甚贵显,为文必手抄寄公,恳求彫润。”
基本含义
- 形容文章或书画精细、细腻。
详细解释
- 雕润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雕”是指雕刻,指精细地雕刻;“润”是指润色,表示使颜色或线条更加柔和、细腻。合在一起,雕润形容文章或书画的细致入微、精巧纤巧。
使用场景
- 雕润常用来形容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的精美、细腻之处。可以用于赞美别人的文笔或绘画技巧非常出色,也可以用于形容自己的作品经过精雕细琢而呈现出高水平的艺术效果。
故事起源
- 雕润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时期的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故事说,当时有一位名叫王弼的文学家,他的文章写得非常细腻、精致,因此被人称为“雕润”的王弼。后来,人们就用“雕润”来形容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的精美、细腻之处。
成语结构
- 雕润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雕”是动词,表示雕刻的动作;“润”是形容词,表示雕刻后的状态。
例句
- 1. 这篇文章写得真是雕润,每个字都精心斟酌。2. 他的画技非常高超,作品都能展现出雕润的美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雕刻和润色相关的图像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雕刻师在细心地雕刻一幅画,然后又用刷子细心地涂抹颜色,使画面更加柔和、细腻。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艺术相关的成语,如“精雕细刻”、“绘声绘色”等,以扩展对艺术表达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画的画真漂亮,颜色都涂得很雕润。2. 初中生:这篇文章的描写非常细致,每个细节都雕润入微。3. 高中生:这位画家的作品真是雕润得令人惊叹,每一笔都非常精致。4. 大学生:他的文笔非常雕润,每个字都能感受到他的用心与细腻。5. 成年人:这幅画的细节处理得非常雕润,每一个线条都展现出艺术家的高超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