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牯牛在词典中的解释
niú

牯牛

拼音gǔ niú

注音ㄍㄨˇ ㄋㄧ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阉割过的公牛。多泛指牛。 沉从文 《阿金》:“他预备的是用值得六只牯牛的银钱,换一个身体肥胖胖白蒙蒙的、年纪二十二岁的妇人。”

英文翻译

  • 1.bull

基本含义

  • 指顽强的耕牛,形容人勤劳、坚强。

详细解释

  • 牯牛是指耕田时使用的牛,它们通常是最强壮和最有耐力的牛。成语“牯牛”用来形容人勤劳、坚强,不怕辛苦,具有执着和坚持的精神。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勤劳、坚强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耐力强,不怕吃苦的人。

故事起源

  • 成语“牯牛”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叫做伯牛的人,他非常勤劳,每天都在田地里辛勤地耕种。他的牛也非常强壮,每天都能耕地很多。因此,人们就用“牯牛”来形容勤劳、坚强的人。

成语结构

  • 成语“牯牛”的结构是“牯牛”,没有其他部分。

例句

  • 1. 他是个牯牛一样的人,从不怕辛苦。2. 公司里的牯牛们每天都工作到很晚。3. 我们应该向勤劳、坚强的牯牛们学习。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耕田、勤劳的牛等形象联系来记忆“牯牛”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勤劳的牛在田地里辛勤地耕种,牛的形象代表着勤劳、坚强的精神。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勤劳、坚强相关的成语来增加词汇量,例如“勤劳致富”、“坚持不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妈妈每天都很早起床,他们就像牯牛一样勤劳。2. 初中生:我妹妹虽然还小,但她学习非常努力,真是个牯牛。3. 高中生:我爷爷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他每天早上都坚持锻炼身体,真是个牯牛。

拆字解意

牯牛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