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目识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

目识

拼音mù zhì

注音ㄇㄨˋ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看后即记住。 唐 韩愈 《送孟秀才序》:“退披其编以读之,尽其书,无有不能,吾固心存而目识矣。”原注:“识,音志。”

基本含义

  • 指眼力高,能够辨别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详细解释

  • 目识一词源自《庄子·内篇·天地》:“目识之所见,非所见也。”意为眼睛所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看到的。这里的“目识”指的是人们通过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但并不代表就能够真正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因此,“目识”成语形容人眼力高,能够辨别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辨别能力。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对于事物的看法和判断非常准确,能够看穿事物的本质。

故事起源

  • 目识一词来源于庄子的《天地》一章。庄子在这一章中以“目识”来讲述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并提出了“目识之所见,非所见也”的观点。

成语结构

  • 目识为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目识为形容词,表示具有辨别力高的意思。

例句

  • 1. 他的目识非常准确,一眼就能看出事物的本质。2. 这个专家的目识很独到,他能够看出问题的根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目识”这个成语的发音“mù shí”,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可以将“目识”联想为“目瞪口呆”,表示眼睛睁得大大的,看得很清楚。通过这个联想,可以记住“目识”表示眼力高,能够辨别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目不识丁”、“目光如豆”等,来扩展对于目识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目识非常好,能够看出谁在说谎。2. 初中生:她的目识很犀利,一眼就看出了这个问题的关键。3. 高中生:这位教授的目识非常敏锐,能够看透学术问题的本质。4. 大学生:他的目识让人佩服,能够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拆字解意

目识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