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傧相在词典中的解释
bīnxiàng

傧相

拼音bīn xiàng

注音ㄅㄧㄣ ㄒㄧ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古时称替主人接引宾客和赞礼的人。《穆天子传》卷六“内史宾侯北向而立,大哭九” 晋 郭璞 注:“﹝宾侯﹞,儐相。” 宋 苏辙 《齐州闵子祠堂记》:“堂成,具三献焉,籩豆有列,儐相有位。”《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 灵王 乃密传一令,精选国中长躯长髯,出色大汉十人,伟其衣冠,使习礼三日,命为儐相,然后接见 鲁侯 。”
    (2).行婚礼时赞礼的人。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吴门秀》:“及登兰省,遇 云阳公主 下降 刘都尉 ,百僚举为儐相。” 宋 陆游 《避暑漫抄》:“就礼之夕,儐相则有 清河 张仲素 、宗室 李程 。”《红楼梦》第九七回:“儐相请了新人出轿……儐相喝礼,拜子天地。”
    (3).(儐,今读bīn)旧指婚礼中陪伴新郎的男子和陪伴新娘的女子。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面前》五:“ 白华 在告诉 珊君 说:‘我已经同 密司王 说好了,她已经答应替你当傧相,可是她正在为衣服为难。’”

英文翻译

  • 1.[旧] (举行婚礼时陪伴新郎新娘的人) attendant of the bride or bridegroom at a wedding

基本含义

  • 指官员或大臣在宴会上侍奉君主或贵族,负责主持宴会秩序和娱乐活动的职务。

详细解释

  • 傧相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负责在宴会上担任主持人的角色。傧相要负责安排宴会的流程和仪式,确保宴会的秩序井然,并且负责组织娱乐活动,使宴会更加热闹有趣。成语“傧相”借指在某个场合或活动中担任主持人的人。

使用场景

  • 傧相一词多用于形容在各种聚会、庆典或会议等场合中担任主持人的人。比如,你可以用“他在家庭聚会上扮演了傧相的角色,为大家组织了各种游戏和节目。”来形容某人在家庭聚会中承担了主持人的责任。

故事起源

  • 傧相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周朝。在周朝时期,傧相是宴会上的重要职务,负责主持宴会的各项事务。傧相要具备丰富的礼仪知识和组织能力,以确保宴会的顺利进行。因此,傧相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和受人尊敬的职位。

成语结构

  • 傧相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傧”是形容词,表示服务、侍奉的意思;第二个字“相”是名词,表示官职、职务的意思。

例句

  • 1. 他在公司年会上担任傧相,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2. 作为学校的傧相,他负责组织各种校园活动,让同学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学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傧相”:1. 将“傧相”分解为两个词:傧和相。2. 傧可以联想为“侍奉”或“服务”,相可以联想为“官职”或“职务”。3. 将两个词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关侍奉和官职的形象,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官制和礼仪文化,以深入理解傧相这个职务的重要性和作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班级聚会上,我扮演了傧相的角色,为大家组织了许多有趣的游戏。2. 初中生:我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就像一个傧相,负责组织各种校园活动。3. 高中生:我们班的班长在毕业典礼上扮演了傧相的角色,为同学们送上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拆字解意

傧相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