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雅言在词典中的解释
yán

雅言

拼音yǎ yán

注音ㄧㄚˇ 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雅言 yǎyán
    [earnest advice] 正言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反义词

  • 国语、方言

详细解释

  • (1).雅正之言。古时指通语,同方言对称。《论语·述而》:“《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杨伯峻 注:“雅言,当时中国所通行的语言。” 刘师培 《文章源始》:“言之文者,纯乎雅言者也。”自注:“ 仪徵 阮氏 曰:‘雅言者,犹今官话也。“雅”与“夏”通,“夏”为中国人之称,故“雅言”即中国人之言。’”
    (2).指正确合理的言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陛下亦宜自谋,以諮諏善道,察纳雅言。”《北史·魏纪二·太武帝》:“ 萧何 之对,非雅言也。”
    (3).高雅的言辞。 唐 孟郊 《同溧阳宰送孙秀才》诗:“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 清 章学诚 《方志立三书议》:“史之为道也,文士雅言,与胥吏簿牘,皆不可用;然捨是二者,则无所以为史矣。” 陈毅 《开国小言》诗:“奇景要大作,开国待雅言。”

基本含义

  • 指文辞优美、言辞高雅的言语。

详细解释

  • 雅言是指言辞高雅、文辞优美的言语。它强调言辞的精练、流畅,表达的内容要富有智慧、情感或哲理。雅言通常是指在文学、艺术、演讲等领域中被认为优秀的言辞。使用雅言可以提升表达的艺术性和修养,使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使用场景

  • 雅言常常在文学作品、演讲、辩论、约稿等需要高雅表达的场合中使用。它可以用来赞美他人的才华、表达自己的情感、传递思想观点等。

故事起源

  • 雅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一文中,其中荀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圣人之道,博学而好问,劳心而诚意。圣人之言,简而言之,长而言之,敏而言之,说而言之,辩而言之,辞而言之。”这段话中提到了“圣人之言”,意思就是雅言。

成语结构

  • 雅言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雅”和“言”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演讲真是一派雅言,让人受益匪浅。2. 这篇文章用了很多雅言,读起来非常舒服。3. 在辩论中,他总能运用雅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记忆技巧

  • 可以用“雅言如诗”来记忆这个成语。雅言就像一首优美的诗,表达出深刻的意义和美好的情感。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雅言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古代文人雅士的作品、古代文学赏析等,来更深入地理解雅言的内涵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讲解真是一派雅言,我听得很开心。2. 初中生:他的演讲用了很多雅言,很有说服力。3. 高中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我尽量运用一些雅言来提升文章的质量。4. 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时,我喜欢欣赏那些充满雅言的诗词。5. 成年人:在工作中,使用雅言可以提升自己的职业形象和表达能力。

拆字解意

雅言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