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槁坐在词典中的解释
gǎozuò

槁坐

拼音gǎo zuò

注音ㄍㄠˇ ㄗ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如枯木般不动地坐着。 明 王问 《松下老人歌》:“我欲招之翁不言,松阴槁坐静于禪。”参见“ 槁木死灰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物极为憔悴、瘦弱。

详细解释

  • 成语“槁坐”由两个词组成,槁和坐。槁意为干枯、凋谢,坐意为坐落。槁坐形容人或物因衰老、疾病或困苦而形容憔悴、瘦弱。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或物极度憔悴、瘦弱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患病或长期劳累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植物因环境恶劣或无法得到足够养分而干瘪凋谢。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十二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楚国有个人叫子罕,他非常穷困,每天饥寒交迫,骨瘦如柴,只能靠坐在槁树下度日。由于生活的艰辛,他的身体越来越憔悴,瘦弱不堪。后来,人们用“槁坐”来形容人或物的极度憔悴、瘦弱。

成语结构

  • 主要由形容词“槁”和动词“坐”组成。

例句

  • 1. 他病倒后,整个人憔悴得像个槁坐的老人。2. 经历了一场灾难后,这座城市变得破败不堪,街上到处都是槁坐的建筑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槁坐”联想为一个人瘦弱地坐在槁树下,形象地表达出人或物憔悴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瘦弱、憔悴相关的成语,如“面黄肌瘦”、“形销骨立”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奶奶生病了,变得槁坐了。2. 初中生:他长期奋斗在工地上,憔悴成了一个槁坐的人。3. 高中生:经历了战争的摧残,这个城市变得一片槁坐。

拆字解意

槁坐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