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括兵在词典中的解释
kuòbīng

括兵

拼音kuò bīng

注音ㄎㄨㄛˋ ㄅ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 征兵。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朱滔 括兵,不择士族,悉令赴军,自閲於毬场。”

基本含义

  • 指用武力或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

详细解释

  • 括兵一词源于古代战争中的一种策略。括指围困、包围,兵指军队。括兵的含义是用兵力包围敌军,使其无法逃脱或得到援助,最终迫使敌军投降或战败。

使用场景

  • 括兵一词常用于形容利用武力或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的情况。可以用来描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的强制手段,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之间的斗争和争夺。

故事起源

  • 括兵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兵法书籍《孙子兵法》中。这本书是中国军事思想的经典之作,其中详细介绍了战争的策略和战术。括兵作为其中的一种战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古代战争中。

成语结构

  • 括兵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括为动词,兵为宾语。

例句

  • 1. 在这场冲突中,政府决定括兵,以维护国家的安全。2. 这个国家一直以来都采取括兵的策略来解决边境争端。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括兵的发音“kuò bīng”与“扩兵”进行联想,扩兵即增加军队的数量,而括兵则是将敌军围困包围,使其无法逃脱。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孙子兵法》等古代兵法书籍,了解更多关于战争策略和战术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有个同学总是用欺负别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就是个括兵的人。2. 初中生:历史书上说,古代的国家常常会括兵来征服其他国家。3. 高中生:这个社会上,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括兵,损害他人的利益。

拆字解意

括兵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