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武吏在词典中的解释

武吏

拼音wǔ lì

注音ㄨˇ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军职官员。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薛能》:“﹝ 薛能 ﹞资於傲忽,又多佻轻忤世。及为藩镇,每易武吏。”

基本含义

  • 指武官和吏员,泛指军事官员和文职官员。

详细解释

  • 武吏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武”和“吏”。其中,“武”指的是武装、军事的意思,“吏”指的是官员、文职人员的意思。武吏一词泛指既具备军事才能,又具备文职才能的官员。

使用场景

  • 武吏一词多用于形容官员的能力全面,既能处理文职事务,又能处理军事事务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各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

故事起源

  • 武吏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王龚列传》中,原文是“王龚武吏之才,文吏之能”。这个故事讲述了王龚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武将,他既擅长军事,又能处理文职事务,因此被称为武吏。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是一位真正的武吏,无论是处理文职事务还是指挥军事,都非常出色。2. 这位领导干部既能够执政,又能够指挥军队,可谓是一位武吏之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武吏”这个词与“武官和吏员”这个解释联系起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官员、军事和文职等相关的词语,扩大对这个领域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了要当一名武吏,保卫祖国。2. 初中生:他是一名武吏,不仅会打仗,还会处理各种文书。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武吏,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也在治理国家中有重要贡献。4. 大学生: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武吏,既能处理日常事务,又能保卫国家安全。

拆字解意

武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