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詶
拼音chàng zhòu
注音ㄔㄤˋ ㄓ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倡酬 ”。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主张或观点一致。
详细解释
- 倡詶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倡指提倡,詶指一致。倡詶表示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主张或观点一致,意见一致,达成共识。
使用场景
- 倡詶常用于描述团队、组织或社会上对于某个问题或决策的一致意见。它强调了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以及团结一致的力量。
故事起源
- 倡詶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三年》中的一段文字:“申、郑、晋、楚、秦、齐、宋、卫,皆倡詶于周。”意为申、郑、晋、楚、秦、齐、宋、卫等国都对周朝的政策持有一致的意见。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中国国家间的外交关系,强调了各国对周朝的一致支持。
成语结构
- 倡詶是由两个单独的词组成的,没有特定的语法结构。
例句
- 1. 在这个团队中,大家对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倡詶一致。2. 会议上,各方代表对于环境保护问题倡詶了一个统一的观点。3. 领导者的倡詶使得整个团队更加团结一致。
记忆技巧
- 倡詶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团队或组织的成员们围坐在一起,举起手中的旗帜,表示他们对于某个问题的倡导和一致支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倡詶相似的成语,如“一致同心”、“众口一词”等,来丰富自己的成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对于参加运动会都倡詶一致,大家都很积极参与。”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学生会代表们倡詶一致,决定组织一次慈善义卖活动。”3. 高中生:“我们班上的同学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都倡詶一致,大家一起努力,争取好的成绩。”4. 大学生:“我们社团的成员们倡詶一致,决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