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廪竹在词典中的解释
lǐnzhú

廪竹

拼音lǐn zhú

注音ㄌㄧㄣˇ ㄓ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古代传说中包藏婴儿的巨竹。典出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有 竹王 者,兴於 遯水 。有一女子,浣於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后因以“廩竹”泛指神异人物的出生处。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瞻望乡关,何心天地?自非生凭廩竹,源出空桑,行路含情,犹其相愍。”

基本含义

  • 指贤能的人才。

详细解释

  • 廪竹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廪指古代官府的粮仓,竹指竹子。廪竹原指管理官府仓库的人,后来引申为指贤能的人才。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能干、有才能的人。

使用场景

  • 廪竹一般用于赞美或称赞某个人的能力和才华,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社交等。

故事起源

  • 廪竹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据记载,齐国有一个官员名叫子鱼,他非常聪明能干,被任命为官府的粮仓管理人。子鱼非常勤奋负责,粮食从来没有丢失过,官府的财物得到了很好的保管。因此,人们称他为廪竹,后来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

成语结构

  • 廪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是我们公司的廪竹,工作能力很强。2. 这位学生是班里的廪竹,成绩优秀,各方面都很出色。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廪竹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聪明能干的人站在粮仓旁边,手持竹子,认真地管理着粮食,保证粮食的安全,这样就能够记住廪竹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廪竹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可以用于赞美他人的能力和才华。除了廪竹之外,还有许多类似的成语,如才子佳人、贤能之士等,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廪竹,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他是我们学校的廪竹,不仅成绩好,还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3. 高中生:他是我们城市的廪竹,被多家大学录取,并且获得了许多奖项。4. 大学生:他是我们学院的廪竹,专业知识扎实,多次参与科研项目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拆字解意

廪竹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