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流
拼音héng liú
注音ㄏㄥˊ ㄌㄧ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1).横穿水流。《左传·哀公十七年》:“ 衞侯 贞卜,其繇曰:‘如鱼窥尾,衡流而方羊裔焉。’”
(2).铨选人才的品官。流,流品。 南朝 陈 徐陵 《在吏部尚书答诸求官人书》:“非欲令君作此怨诉,但既忝衡流,应须粉墨,庶其允当,无负朝寄耳。”
基本含义
- 指权衡利弊,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详细解释
- 衡流是由“衡”和“流”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衡,指用秤衡量物体的重量,比喻权衡利弊、对事物做出判断;流,指水流,比喻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衡流合在一起,表示要在发展变化中进行权衡和判断,做出正确的决策。
使用场景
- 衡流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客观公正地分析利弊,做出明智的决策。可以用来形容领导者在处理问题时能够权衡各种因素,做出明智的抉择。
故事起源
- 关于衡流的故事并不多见,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衡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孟子·离娄下》中,孟子在与离娄的对话中提到了“衡流”来表示权衡利弊、明辨是非的能力。
成语结构
- 衡流属于名词性成语,由两个单独的字组成。
例句
- 1. 领导在做决策时应该能够衡流利弊,不要盲目跟风。2.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仔细衡流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衡流”这个成语。可以将“衡”字与秤的形状联想在一起,表示权衡利弊;将“流”字与水流的形象联想在一起,表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通过形象的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衡量轻重”、“审时度势”等,来扩充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在考试前衡流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2. 初中生:写作文之前,我会先衡流一下自己要表达的观点和论据,确保逻辑清晰。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我会衡流利弊,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前景。4. 大学生:面对就业选择,我会衡流各种因素,包括薪资、工作环境等,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