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支言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īyán

支言

拼音zhī yán

注音ㄓㄧ 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支辞。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先进篇七》:“ 孔子 既没而道裂,小儒抑为支言稗説以乱之。”参见“ 支辞 ”。

基本含义

  • 指虚假的言辞、空洞的言论。

详细解释

  • 支言是由“支”和“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支”指虚假、空洞,而“言”指言论、说话。支言的基本含义是指虚假的言辞、空洞的言论,常用来形容说话虚伪、不实际的人或言辞。

使用场景

  • 支言常用于批评和讽刺的语境中,用来形容那些只会说空话、虚假夸夸其谈的人。可以用于描述一些表面上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毫无实际意义的言论或观点。

故事起源

  • 支言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十八年》。故事中,齐国有一个叫支离的人,他出言不实,说了许多虚假的话。因此,人们就用“支言”来形容虚假的言辞。

成语结构

  • 支言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成语结构,表示虚假的言辞。

例句

  • 1. 他总是满口支言,却从来没有实际行动。2. 不要被他的支言蒙蔽了双眼,要看他的实际行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支言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口中支撑着一堆空洞的言辞,形象地表示虚假的言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言辞、言论相关的成语,如空言、言而无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说的那些话都是支言,一点都不真实。初中生:不要只听他的支言,要看他的实际行动。高中生:政治家应该避免说空洞的支言,而要用实际行动来赢得人民的信任。大学生:在辩论中,不能只凭支言就胜出,需要有实际的证据和逻辑推理。

拆字解意

支言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