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外主在词典中的解释
wàizhǔ

外主

拼音wài zhǔ

注音ㄨㄞˋ ㄓ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在外之主事者。《左传·昭公十三年》:“ 齐桓 , 卫姬 之子也,有宠於 僖 ,有 鲍叔牙 、 宾须无 、 隰朋 以为辅佐,有 莒 卫 以为外主,有 国 高 以为内主。” 杜预 注:“ 齐 桓 出奔 莒 卫 ,有舅氏之助。”

基本含义

  • 指外国的主人或统治者,也可指外国的主权或控制。

详细解释

  • 成语“外主”由“外”和“主”两个字组成。其中,“外”表示外国的意思,“主”表示主人或者统治者的意思。整个成语指的是外国的主人或统治者,也可以指外国的主权或控制。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个国家或地区处于外国的统治之下,失去了自主权或自由。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或组织被外国势力控制或操纵。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在古代,中国曾多次遭受外族的入侵和统治,因此形成了对外国统治者的厌恶和抵制。成语“外主”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用来表达对外国统治的不满和反抗。

成语结构

  • 成语“外主”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国家长期处于外主之下,失去了独立和自主权。2. 他被外主操纵,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主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国家的国旗上插着一把外国的旗帜,表示这个国家正处于外国的统治之下,失去了独立和自主权。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历史中的外国统治和抵抗的故事,例如秦朝时期的六国统一、宋朝时期的金国入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国家曾经是外主的地方,后来经过英勇的抵抗,终于恢复了自由。2. 初中生:在历史上,中国曾多次遭受外主的侵略和统治,但我们始终保持着不屈的精神。3. 高中生:外主的统治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痛苦和苦难,但我们通过抵抗和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拆字解意

外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