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木佛在词典中的解释

木佛

拼音mù fó

注音ㄇㄨˋ ㄈ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木雕的佛像。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杂识》:“ 丹霞 御寒,则烧木佛; 德山 説法,则撤塑像。” 金 元好问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诗之二:“随营木佛贱於柴,大乐编鐘满市排。”

基本含义

  • 指虚伪、假装虔诚的人。

详细解释

  • 木佛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木指的是用木材制成的雕像,佛是指佛教中的神灵。木佛这个成语比喻表面上假装虔诚、内心却不真实的人。这样的人表面上做出一副虔诚的样子,但实际上却心术不正,虚伪假装。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装得很虔诚,但实际上心术不正的人。比如,如果有人表面上看起来很虔诚地做了一件好事,但实际上是为了别有用心,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木佛。

故事起源

  • 关于木佛的故事,有多种版本。其中一种版本是说,在古代有一个寺庙里供奉着一尊木佛,这尊木佛非常珍贵,被视为圣物。有一天,一个小偷潜入寺庙,他看到这尊木佛非常值钱,于是决定偷走它。小偷为了不引起怀疑,他假装每天都来给佛像烧香拜佛。然而,他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虔诚地敬佛,而是为了等待合适的时机偷走木佛。最终,小偷成功地把木佛偷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木佛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表面上假装虔诚的人。

成语结构

  • 木佛是一个形容词短语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表面上看起来很虔诚,但实际上是个木佛。2. 她每天都念经念得很虔诚,可是她内心却是个木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木佛的形象与虚伪、假装虔诚的人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木雕的佛像空洞无物,表面上看起来很庄严,但实际上没有内心的真实虔诚。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佛教的教义和佛像的制作工艺,以加深对成语“木佛”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每天都去敬佛,但是我觉得他是个木佛。2. 初中生:她表面上看起来很虔诚,但是我觉得她内心是个木佛。3. 高中生:他每天都念经念得很虔诚,可是我觉得他是个木佛。4. 大学生:他表面上虔诚地敬佛,但是我觉得他是个木佛。5. 成年人:不要被他的表面行为所迷惑,他是个木佛。

拆字解意

木佛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