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霜碛在词典中的解释
shuāng

霜碛

拼音shuāng qì

注音ㄕㄨㄤ ㄑ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北方碛卤之地。借指北方。 唐 刘沧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诗:“此夜空亭闻木落,蒹葭霜磧雁初迴。” 宋 柳永 《尾犯》词:“几行断雁,旋次第,归霜磧。”

基本含义

  • 形容严寒的地方或环境。

详细解释

  • 霜碛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霜”指冬季的霜冻,而“碛”指沙漠或草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非常寒冷的地方或环境,通常指严冬时节的北方地区。

使用场景

  • 在描述寒冷的地方或环境时,可以使用霜碛这个成语来形容。例如,可以说:“北方的冬天非常严寒,那里真是个霜碛。”

故事起源

  • 霜碛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因为贪图享受而追求寒冷的地方,结果被寒冷所折磨,最终后悔不已。这个故事通过霜碛这个成语告诫人们不要贪图虚荣,要珍惜现有的幸福。

成语结构

  • 霜碛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地方冬天非常寒冷,简直是个霜碛。2. 我们去北方旅行,亲身体验一下那里的霜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北方严寒的冬天,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霜冻,形成一片广阔的沙漠或草原的景象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寒冷和冬季相关的成语,如寒冰、冰天雪地等,可以扩展对霜碛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冬天来了,我们学校周围的草地变成了霜碛。2. 初中生:北方的冬天非常寒冷,那里真是个霜碛,我不想去那里。3. 高中生:冬天的北方,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霜冻,形成了一片广阔的霜碛。

拆字解意

霜碛词语造句